网络

教育改变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大学生就业》|| 胡百精,于坤:以职业发展力培育...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671

帖子

241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1 09: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新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与公共传播;
于坤,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职业开发与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人才发展与知识发展。
【摘要】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大学生就业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主要战线。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要关注其毕业期间与社会供需匹配所需的“就业力”,更重要的是在其职业生涯中持续实现与社会供需匹配的“职业发展力”。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包括心理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力,需要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方共同构筑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培育体系。
【关键词】

职业发展力;就业力;大学生就业;三全育人
【文本引用】

胡百精,于坤.以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1):56-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已成为主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躬逢新时代,大学生需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牢固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积累锻炼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毕业后成为新时代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


然而,以供需视角来看,当前一方面存在着新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知识能力、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素质需要与大学生群体素质供给尚无法充分满足要求的供需匹配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资源供给尚无法充分满足需求的供需匹配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与社会间的双向供需匹配,并非以“就业”来一次性表征,而是从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始不断动态发展的持续过程。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关键是要具备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持续与社会良性互动,在满足国家社会需求的同时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力”。而大学生在毕业期间完成第一次与社会供需匹配所需的“就业力”,只是职业发展力的一个阶段性体现。

一、职业发展力的内涵

要想系统性培育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力,首先需要明晰职业发展力的内涵。根据人职匹配理论,[1]青年想要实现更好的职业和人生发展,需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青年应当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态度等自我特征有更客观和准确的了解。其次,青年应当对社会中已经有的工作机会、工作岗位的信息有更全面的把握。最后,青年应当结合前述两方面,实现自身能力、兴趣与社会工作机会和要求的最佳匹配。而根据生涯建构理论,[2]青年与社会的匹配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建构和适应的过程。青年的职业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对自我的认知和行为进行调整优化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青年在以相对科学客观的方式建构关于自我的知识之后,根据环境对个人的需求,对自我素质体系中能够适应环境需求的部分进行保持,对不适应环境需求的部分进行塑造或调整,从而实现青年顺应时代的持续发展。简而言之,职业发展的过程就是适应职业环境的过程,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就是可以让大学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综合素质。


对于职业发展力的成分,一个探讨思路是对其进行核心素质的分析。例如,回答职业发展中“为什么”的问题,在建构职业发展目标时起到重要导向作用的一个核心素质是使命感。使命感是个人在职业和人生发展中对特定职业方向或目标的意义感与价值感体验,是职业发展的“罗盘”。要想获得使命感,一方面青年自己要不断去探索;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助力也非常重要。社会环境中关于使命目标的信息是重要的参考框架,通过内化这些框架,可以点亮青年心中的萤火,让青年更能看清自己未来的路,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成长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总书记对中国青年职业与人生成长目标的明确期望,也是给中国青年提供的使命框架,帮助青年确立自己的职业成长目标。
相应地,回答职业发展中“怎么办”的问题,在探索职业发展路径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一个核心素质是主动性。主动性指的是个人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去改变、塑造环境而非被动适应环境的倾向性。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主动性非常关键,是主观、客观职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个体拥有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是对自身能够客观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青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这就要求青年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要继承先辈们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改变环境的革命精神,勇于承担时代责任,做时代的先行者而非跟从者,做开路先锋、事业闯将。
对包括使命感和主动性在内的职业发展力核心素质加以总结可知,对大学生来说,提升职业发展力,做好自身与社会持续动态的双向匹配,关键是要构建对自己、对社会、对职业人生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形成正确坚定的职业价值观,掌握专业与就业能力,并积累相应的社会资源。[3]首先,是大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工作,这是职业发展力的基础。做到这一点,就会对职业世界有着清晰客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树立对职业未来的理想信念,形成自信、乐观的心态,并能够在面对挫折时保持韧性,这些也可称之为心理资本。其次是大学生知道怎样找到并做好工作,这是职业发展力的主体。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形成比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并在职业搜索、职业决策以及后续的职业发展上掌握比较科学成熟的方法和工具,也可称之为人力资本。最后是大学生知道什么社会资源可以帮助就业与职业发展,这是职业发展力的支撑,也称之为社会资本。与其他任何领域的知识一样,关于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知识也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就是可以以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呈现的知识。而所谓隐性知识,是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很难具象化、符号化,必须通过沟通和分享才能获得的知识。因此,社会资本就是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强有力的社会关系支撑,这些社会关系不仅可以提供显性的就业信息,更能提供关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隐性知识。
职业发展力的三个方面都可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成功。根据中国人力资源职业发展追踪调查数据,[4]学业成绩和实习时间这两个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代表性指标对其就业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越好,面试机会越多、接收函数量越多、签约收入越高、就业满意度越高。同时,在校实习时间越长,接收函数量越多,签约收入越高。以上都体现出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社会资本方面,从显性知识的角度,数据显示,近30%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渠道是在校园招聘会和用人单位网站之外,通过在校、实习期间的社会关系获得的。除了显性知识外,社会关系还可以提供隐性知识和经验,整体上也能带来更多的面试机会和更高的就业满意度。心理资本方面,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越高,其职业果决性和职业未来信心越高,职业成长越快,综合就业力水平越高。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成功的结果影响更直接,心理资本则是持续作用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的全过程。

二、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重要性

从上述关于职业发展力的探讨可以看出,青年的职业发展,是青年个人特征、个人行为与环境条件三个元素在充分赋能的前提下彼此能动地互相作用的过程。[5]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条件与个人条件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强调组织与社会主动、能动地承担育人责任的文化中应体现尤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因此,在中国背景下,重点探讨职业发展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职业发展力的培育环境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培育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力,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持续有效对接匹配,促进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职业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担之责。


换言之,发展职业发展力,关键是要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让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更能够真正遵循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塑造、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最终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从延安烽火中创立起便矢志不渝的追求,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人才方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人民大学的就业育人体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全员化”工作机制、畅通就业渠道,构建“多元化”招聘市场、聚焦重点群体,加强“精准化”就业帮扶、强化就业育人,打造“多样化”指导体系、引导基层就业,做好“全程化”关怀支持等体系化的工作,已取得就业育人工作的积极成效。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力,应更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增强研究调查,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内相关资源的整合及全员联动机制建设;应进一步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育人工作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打造更有战斗力的育人团队。最终,形成具有人大特色、“独树一帜”的职业发展力培育模式,以提升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力,助力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更好地完成我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任务。


三、中国人民大学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构建

根据中央及教育部、北京市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依据国内外就业育人研究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实践,结合学校已有的工作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职业发展力培育模式的重点在于建设研究型规划模块、智慧化服务平台以及赋能式育人团队,形成人大特色的职业发展力培育模式。


首先,研究型规划模块是整个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顶层设计者和变革推动者。规划模块的工作模式为双向模式,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存。自上而下模式指的是由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以中央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以大学生职业发展科学规律为准绳,充分学习职业发展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制定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培养方案和学校就业工作实施细则,推出就业创业引导举措;切实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完善就业工作“四到位”,设立科学的评价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充分激发导师、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动力,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就业工作中的领先地位。自下而上模式指的是各学院要充分发挥基层靠近就业一线的优势,定期向学校提交重点工作计划,详细到每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举措;定期分析近五年本院就业数据,建立重点用人单位库等,从而为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整体设计提供最新的、必要的基础信息。
第二,智慧化服务平台是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事务处理模块。服务平台的工作重点是积聚整合共享信息,设置专门化子模块,创造优化迭代各项流程,充分利用新科技的赋能,给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敏捷化的前提是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流程的充分迭代。在全校范围内,要打通信息茧房、连接数据孤岛,将与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相关的学生发展状况数据、用人单位数据、就业质量数据,以及职业发展教学、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对接等工作的相关经验等都整合在统一的共享知识库中,实现相关部门不同权限的数据利用和经验分享,并能够实现知识库的实时更新升级。根据实际需要,以标签分类的形式,可以设置专题子数据库,以方便更有针对性地调用,如重点用人单位数据库、重点校外导师数据库、重点帮扶群体数据库等。在此基础上,服务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形成若干固定的标准化、流程化事务处理子模块,如职业测评、就业手续、会务、新媒体等子模块。其中,职业测评子模块负责学校范围内经过规划设计完成的测评、调查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数据整理等流程化工作;就业手续子模块的功能是办理经过重新梳理、优化设计的学生就业相关手续;会务子模块则集中处理就业相关招聘会、宣讲会、指导活动等的常规会务工作;新媒体子模块负责就业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宣传工作,并与学校宣传部门深度联动。
第三,赋能式育人团队是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能动实践模块,也是规划模块所输出的制度与设计的主要落地者。育人团队的工作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与咨询,在第一线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教学与咨询工作,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的核心知识与理念;另一方面是活动与实践,要充分整合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各方资源,在第一线做好用人单位和外部人才资源的对接与引入,以校企活动、实践基地等形式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的实践经验与技能。两方面的工作互为支撑,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与就业核心竞争力,也都需要发挥育人团队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教学与咨询、活动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育人实践要在规划模块的指导下,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视角出发,形成资源、内容与流程的无缝衔接,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理论与实践实时交融、知识随时可以落地的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
最后,研究型规划模块、智慧化服务平台和赋能式指导团队并非三个彼此割裂的部分,而是在上级相关政策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科学规律两条主线下彼此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首先是功能上的有机整合,即规划模块是统领指挥的“大脑”,服务平台则是整合资源、让整个系统行稳致远的“双脚”,而指导团队是发挥创造力解决实践问题的“双手”,在诸多就业指导活动上,离不开双手与双脚的密切配合;这个有机整体同时也是人员上的有机整合,指导团队的成员也包括规划模块的专家,服务平台的专业子模块也离不开指导团队的深度参与。建设研究型、智慧化、赋能式的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思政引领与就业指导深度融合、职业研究与就业实践互为支撑、全校师生与各方资源有机协力的就业理念的集中体现。

四、高校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社会支撑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传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的特点是高校为主,其他各方赋能不足。其中第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从学习到生活到找工作、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基本上都是学校管理与负责。相应地,就业单位等其他相关方因为权责较小,对大学生培养的参与性也较低。赋能不足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各方的信息孤岛化、不对称,资源难以有效整合。第三个原因是用人单位等对大学毕业生的思维模式仍是以“用”为主,对其在学校的培养重视度不够。


相应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应由就业单位、政府、第三方机构等与高校共同建设;把各方之间的业务壁垒和行政壁垒逐渐打破,把各自拥有的信息、知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形成一个贯通的知识及资源系统;同时,就业单位等也应深度参与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环节中来,从源头开始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力,以培促用。
简而言之,只要高校更加以终为始,社会各方更加以始为终,各自往前走一步,推进开放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的托举工作,就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并间接提升心理资本,从而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力,为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国家稳定大局做出积极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EB前端

QQ|手机版|小黑屋|金桨网|助学堂  咨询请联系站长。

GMT+8, 2024-12-22 11:49 , Processed in 0.0351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