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一)_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P45、158)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TCP/IP参考模型的主要协议。网络互联层包括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互联网多播组管理协议IGMP以及路由协议等。ICMP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主机或路由器间的网络层差错报告与网络探测。 2.A(P30~34) 3.C(P33)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数据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现代计算机网络几乎都是分组交换网络。 4.C(P23)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协议三要素。语法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与结构,或者定义实体之间传输信号的电平等。 5.A(P46)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分组交换。 ARPANET是第一个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 6.B(P25) 7.D(P30)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数据交换技术。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基于不同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分别称之为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8.C(P40)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所划分的层次以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9.B(P23)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协议三要素。语义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的信息中需要发送哪些控制信息,这些信息的具体含义,以及针对不同含义的控制信息,接收信息端应如何响应。有的协议还需要进行差错检测,这类协议会在协议信息中附加差错编码等控制信息。 10.C(P45) 11.A(P55)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域名结构。顶级域名的分类有:国家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基础结构域名。 12.C(P72)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POP3协议。POP3服务器运行在邮件服务器上默认熟知端口号为110。 13.A(P58) 14.B(P63)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HTTP及其特点。HTTP请求报文的起始行也称为请求行,请求行中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命令,表示客户端希望服务器对URL指定的资源执行的操作。 15.D(P119)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TCP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重传数据段主要针对两类事件,计时器超时和三次重复确认。 16.B(P94、112~113) 17.A(P149)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IP地址。B类地址的首字节是128~191。 18.B(P149)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1P地址。对于B类地址,其前缀长度为16位,其中前两位为10,前缀中的后14位用来表示网络地址。 19.D(P162)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路由选择算法的分类。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和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都是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20.D(P210)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HDLC协议。HDLC有3种类型的帧:信息帧、管理、无序号帧,file:///C:\Users\Sue\AppData\Local\Temp\ksohtml9296\wps1.png 21.D(P183~184) 22.A(P177-178) 23.D(P210)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HDLC协议。HDLC协议是面向位的协议,为确保数据的透明传输,HDLC使用位填充。发送端扫描整个数据字段,只要发现5个连续的1,就立即插入一个0。接收端接收到帧后,用硬件扫描整个比特流,当发现5个连续的1,就除其后的0,以还原成原来的信息。 24.D(P183-184) 25.D(P187)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多路复用技术。波分多路复用(WDM)广泛应用于光通信中。 二、填空题 26.(P23)语义 27.(P42)端到端 28.(P45)网络 29.(P23)语义 30.(P30)分组交换网 31.(P45)网络接口层 32(P28)8mbit/s 33.(P114)三次 34.(P138)拥塞 35.(P180~181)0 36.(P151)全“0” 37.(P177~178)冲击噪声 38.(P207~208)基于上层协议或地址划分 39.(P204)屏蔽双线线(STP) 40.(P99、178)检错码 三、简答题 41.答:(P23) 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在进行数据交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协议的三要素包括:语法、语义和时序。 42.答:(P55) 域名服务器的类型有: (1)顶级域名服务器。 (2)根域名服务器。 (3)权威域名服务器。 (4)中间域名服务器。 43.答:(P99~102) 发送方发送经过差错编码和编号的报文段,等待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如果正确接收报文段,即差错检测无误且序号正确,则接收报文段,并向发送方发送ACK,否则丢弃报文段,并向发送方发送NAK,发送方如果收到ACK,则继续发送后续报文段,否则重发刚刚发送的报文段。 44.答:(P138) (1)由于众多的用户随机地将信息送入网络,使网络中需要传输的信息经常大于其传输能力,以至于某些网络结点(路由器)因缓冲区已满,无法接收到新的分组,此时就发生了拥塞现象。 (2)拥塞是一种持续过载的网络状态,此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总需求超过了网络固有的容量。 45.答:(P193) CSMA/CD的基本原理是,通信站使用CSMA协议进行数据发送;在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碰撞,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个冲突强化信号,使所有通信站都知道冲突的发生;发出冲突强化信号后,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程。 四、综合题 46.答:(P183~184) 计算过程: file:///C:\Users\Sue\AppData\Local\Temp\ksohtml9296\wps2.png 结果余数等于0,因此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 47、答:(P183~184) file:///C:\Users\Sue\AppData\Local\Temp\ksohtml9296\wps3.png 余数为0,说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错。 48.答:(P110) IP头部IHL字段的字节为5×4字节=20字节 UDP头部长度为8字节 800字节-20字节-8字节=772字节 UDP报文中数据部分的长度为772字节 49.答:(P117~118) TCP断开连接的过程如下: (1)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段后,A在T1时刻发送一个FIN段,请求断开A到B的连接,其状态由 ESTABLISHED进入 FIN_WAIT_1,在这一状态下,只能接收B发送过来的数据,而不再发送数据。 (2)B收到A的FIN段后,在T2时刻向A发送一个ACK段,ACK段可以封装应用层数据(如果有)。B状态由 ESTABLISHED进入CLOSE_WAIT,在这一状态下,B仍然可以发送数据,但不再接收数据。当A收到ACK后,其状态由 FIN_WAIT_1进入 FIN_WAIT_2,可以接收来自B的数据。此时的TCP连接已经关闭了A向B方向的数据传输,也称为半关闭。 (3)T3时刻,当B向A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段后,B向A发送FIN段,同样,该FIN段也不携带应用层数据。B状态由 CLOSE_WAIT进入LAST_ACK,此时B也不再发送数据。 (4)当A收到B发送的FN段后,A在T4时刻向B发送ACK段,其状态由 FIN_WAIT_2进入 TIME_WAIT,等待2MSL时间,然后进入CLOSED状态,最终释放连接。 (5)T5时刻,B在收到最后一次ACK段后,状态由 LAST_ACK进入 CLOSED,最终释放连接。 50.答:(P149~160) 通常需要分配给该单位C类IP地址。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C类地址允许的有效设备数为:28-2=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