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版 13015《计算机系统原理》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计算机系统中,负责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人们能理解的形式输出的部件是( )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输出设备 D. 存储器 答案:C。运算器负责数据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执行,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只有输出设备能将计算机处理结果转化为人们能理解的形式,比如显示器显示图像、打印机打印文档等。 2.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数据表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码表示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式相同 B. 反码表示法主要用于简化加减法运算 C. 补码表示法中,0 的表示是唯一的 D. 浮点数表示法只能表示小数 答案:C。原码中正数和负数符号位不同;补码用于简化加减法运算;补码中 0 的表示唯一,不像原码和反码有两种表示;浮点数不仅能表示小数,还能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整数。 3. 若某计算机的字长为 64 位,这意味着( ) A. 该计算机能处理的最大整数为 64 位 B. 该计算机的 CPU 一次能处理 64 位二进制数据 C. 该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为 64 位 D. 该计算机的硬盘容量为 64 位 答案:B。字长指 CPU 一次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与计算机能处理的最大整数、内存和硬盘容量并无直接关联。 4.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 BIOS 程序的是( ) A. SRAM B. DRAM C. ROM D. Flash Memory 答案:C。BIOS 程序需要在计算机断电后依然保存,ROM(只读存储器)特性符合,SRAM 和 DRAM 断电数据丢失,Flash Memory 虽然也可存储,但 BIOS 一般固化在 ROM 中。 5. 以下哪种寻址方式下,操作数直接包含在指令中( ) A. 直接寻址 B. 寄存器寻址 C. 立即寻址 D. 间接寻址 答案:C。立即寻址中,操作数直接作为指令的一部分;直接寻址操作数在内存中,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间接寻址需通过寄存器找到操作数地址再访问内存获取操作数。 6. 计算机系统中,中断优先级的设置目的是( ) A. 提高 CPU 的利用率 B. 确保紧急事件能优先得到处理 C. 减少中断处理时间 D. 降低系统功耗 答案:B。设置中断优先级是为了在多个中断请求同时发生时,让紧急事件对应的中断优先得到 CPU 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7.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 Cac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ache 的容量越大,CPU 的访问速度就越快 B. Cache 是一种介于 CPU 和内存之间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C. Cache 中存放的是内存中所有数据的副本 D. Cache 的命中率与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无关 答案:B。Cache 是高速缓冲存储器,位于 CPU 和内存之间;Cache 容量增大不一定使 CPU 访问速度线性加快;Cache 只存放内存中部分常用数据副本;其命中率与程序局部性原理密切相关,局部性好命中率高。 8. 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控制方式中,CPU 利用率最低的是( ) A. 程序查询方式 B. 中断方式 C. DMA 方式 D. 通道方式 答案:A。程序查询方式下,CPU 需不断查询 I/O 设备状态,期间 CPU 无法进行其他操作,利用率最低;中断方式、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CPU 干预,提高利用率。 9. 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指令指针寄存器(IP)的作用是( ) A. 存放当前执行的指令 B. 存放当前指令的操作数 C. 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D. 存放指令的执行结果 答案:C。指令指针寄存器(IP)始终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保证程序按顺序或根据跳转指令正确执行。 10.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流水线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流水线技术可以使多条指令同时执行 B. 流水线技术不会出现数据冲突问题 C. 流水线的级数越多,计算机的性能提升越明显 D. 流水线技术只适用于 CPU 的运算过程 答案:A。流水线技术通过将指令执行过程分段,使多条指令的不同阶段能同时进行,从而提高执行效率;流水线会出现数据冲突等问题;流水线级数并非越多性能提升越明显,级数过多会增加控制复杂度和延迟;流水线技术不仅用于 CPU 运算过程,还可用于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11. 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不包括( ) A. 进程创建 B. 进程调度 C. 进程通信 D. 进程编译 答案:D。进程编译是将源程序转换为可执行程序的过程,属于编译器的功能,操作系统进程管理主要负责进程创建、调度和通信等。 12.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存分配方式有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B. 内存回收是指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 C. 内存保护可以防止进程越界访问 D. 内存扩充只能通过增加物理内存实现 答案:D。内存扩充除了增加物理内存,还可通过虚拟存储技术利用外存空间扩充内存。 13.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设备是( ) A. 显卡 B. 声卡 C. 网卡 D. 内存 答案:C。网卡是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硬件设备,用于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显卡负责图像输出,声卡负责音频处理,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14.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文件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件目录中只存储文件名 B. 文件的物理结构只有连续存储一种 C.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必须一致 D. 文件的存取方式有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答案:D。文件目录存储文件名、文件属性、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等信息;文件物理结构有连续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等;文件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不一定一致;文件存取方式包括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15.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指标是( ) A. 内存容量 B. 硬盘容量 C. 主频 D. 显示器分辨率 答案:C。主频即 CPU 的时钟频率,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内存容量和硬盘容量与存储相关,显示器分辨率与显示效果有关。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计算机中,八进制数 56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____。 答案:46。计算方法为 5×8 + 6 = 46。 2.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暂存操作数的寄存器是______。 答案:数据寄存器 3. 内存中,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依靠______来存储数据。 答案:电容 4. 计算机系统中,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过程中,若一次翻译一条语句并立即执行,这种方式称为______。 答案:解释 5. 进程调度算法中,______算法是按照进程的响应比来分配 CPU 时间。 答案:高响应比优先 6. 计算机系统中,磁盘的物理结构包括盘面、______和扇区。 答案:磁道 7. 中断处理过程中,CPU 在中断响应时需要保存当前的______和程序状态字。 答案:程序计数器(PC) 8. 存储管理中,为了避免内存碎片的产生,常采用______存储管理方式。 答案:分页(或分段、虚拟存储,合理即可) 9. 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有______、中断方式、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 答案:程序查询方式 10.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 CPU、内存和 I/O 设备的公共通信线路称为______。 答案:总线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主要有以下功能: • 指令控制: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根据程序计数器(PC)的指示确定指令地址,每读取一条指令后 PC 自动递增指向下一条指令地址,保证指令顺序执行(3 分)。 • 操作控制:对读取的指令进行译码,分析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产生一系列控制信号,控制运算器、存储器、I/O 设备等部件协同工作,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3 分)。 • 时间控制:为各部件提供时间信号,协调各部件的工作节奏,确保各操作按规定的时间顺序完成(2 分)。 • 程序控制:根据指令执行结果和状态信息,决定程序的流程,如跳转、循环等操作,实现程序的逻辑控制(2 分)。 1. 说明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内存的实现原理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参考答案: • 实现原理:虚拟内存利用外存模拟内存,采用请求分页或请求分段存储管理。程序运行时,仅将当前需要的部分页面或段调入内存(3 分)。当访问的页面或段不在内存时,产生缺页中断或缺段中断,操作系统从外存中调入相应的页面或段到内存,并更新页表或段表(3 分)。 •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积极影响是扩大了程序可使用的地址空间,使程序能在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空间中运行,提高内存利用率,多个程序可共享内存资源,提升系统并发处理能力(2 分)。消极影响是若频繁发生缺页中断,会导致大量的磁盘 I/O 操作,使系统性能下降(2 分)。 2. 简述计算机系统中 I/O 设备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及特点。 参考答案: • 程序查询方式:CPU 通过程序不断查询 I/O 设备的状态,若设备就绪则进行数据传输。特点是 CPU 利用率低,数据传输速度慢,适用于 I/O 设备较少且速度较慢的系统(3 分)。 • 中断方式:I/O 设备完成数据传输或出现其他事件时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CPU 暂停当前程序,转去处理中断事件。特点是 CPU 利用率比程序查询方式高,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但仍需 CPU 频繁中断处理(3 分)。 • DMA 方式:直接内存访问,DMA 控制器控制数据在内存和 I/O 设备之间直接传输,无需 CPU 干预。特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CPU 利用率高,适用于高速 I/O 设备(2 分)。 • 通道方式: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器,独立管理 I/O 操作,能成组地进行数据传输。特点是数据传输效率最高,CPU 干预最少,适用于大型计算机系统和高速 I/O 设备(2 分)。 四、论述题(20 分)论述计算机系统中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各层次的特点及作用,并分析存储体系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计算机存储体系从高到低依次为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主存、外存(硬盘、光盘、U 盘等)(2 分)。 2. 各层次的特点及作用: ◦ 寄存器: ▪ 特点:速度极快,与 CPU 速度匹配;容量极小,一般只有几十个字节(2 分)。 ▪ 作用:用于存放当前指令执行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数、中间结果和指令指针等,能快速为 CPU 提供数据,保证指令高效执行(2 分)。 ◦ 高速缓存(Cache): ▪ 特点:速度比主存快很多,一般为几 KB 到几 MB;采用高速存储介质,成本较高(2 分)。 ▪ 作用:根据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保存主存中部分常用数据和指令的副本,当 CPU 访问数据或指令时,先在 Cache 中查找,命中则直接读取,减少 CPU 访问主存的时间,提高系统性能(2 分)。 ◦ 主存: ▪ 特点:速度适中,容量一般为几 GB 到几十 GB;采用半导体存储技术,成本相对较低;断电后数据丢失,属于易失性存储器(2 分)。 ▪ 作用:用于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 CPU 直接访问的存储区域,为 CPU 提供即时的工作空间(2 分)。 ◦ 外存: ▪ 特点:存储容量非常大,可达 TB 级别;速度相对较慢;成本低,采用磁性或光学存储介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2 分)。 ▪ 作用: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当计算机需要使用外存中的数据时,将其调入主存中供 CPU 访问,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2 分)。 3. 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合理的存储体系层次结构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寄存器和 Cache 能快速响应 CPU 的数据请求,减少 CPU 等待时间,提高指令执行速度;主存作为 CPU 和外存之间的桥梁,保证程序和数据的即时访问;外存提供大容量存储,使计算机能存储大量程序和数据(2 分)。若存储体系设计不合理,如 Cache 命中率低、主存容量不足、外存速度过慢等,会导致 CPU 频繁等待数据,增加磁盘 I/O 操作,使系统性能下降(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