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就业小助手 于 2020-7-2 17:46 编辑
致2020届毕业生,你必须要懂的就业心理常识
2020大学生就业季已经悄悄来临,各大人才市场、各高校都在风风火火的举办大型招聘会。临近年终,有些同学早已有了自己心仪的职业岗位,有些同学还在苦苦寻找,也有的同学还在默默等待考研结果,根本无心顾及现在的就业,也有同学还处于懵懂状态,什么也没有准备,也没有想法,也不想面对......。
我对历年学生关于就业心理方面的咨询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什么时候要开始找工作啊?应该是毕业以后吧!
2.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听说考公不错,我就去试着考公,听说要留在大城市好,我就想办法留在大城市,我到底应该怎样规划自己?
3.听说就业很难很难。本科生很难找到工作,请问老师是不是这样?
4.听说我们专业就业率很低。学长学姐找到的工作都不怎么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5.老师,您说我们专业要去考研吗?我很矛盾,一方面想就业,一方面想读研,总是摇摆不定;
6.我想留在福州或者发达一点的城市,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觉得回去没有前途,大城市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大城市的工作又很难找。
7.我在福州大医院找到合同制工作,没有编制,我在家乡找到了有编制的工作,我应该怎么选择呢?
8.我觉得现在找工作都是要靠关系的,我什么关系都没有,注定只能失业。
9.我长得又难看,成绩也不好,能力也不足,我真的很担心自己会失业。
10.我是泉州人,我找到了南平的编制内工作,我真的应该去吗?去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很难的立足。
11.我同时找了很几个单位,现在这个比较好,之前那个我应该违约吗?
12.我不着急着找工作,我爸妈说毕业了他们搞定。
13.我是外省的,我要留在福建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利弊在哪?
当然,可能不止这些,还有很多现象,但是归结起来有几个心理困惑和不良心态。 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困惑主要有:
挫折心理:觉得没有合适自己的岗位。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岗位很少,在招聘会上总是受到打击,简历投了十几份,没一份有回音,考试面试总是失败等等; 自卑心理:这是最要不得的就业心理困惑,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才能也没有,考试面试总是失败,都没有信心再去找工作了,太丢人了; 依赖心理:总是想等着学校、老师、家人、亲戚帮助,自己不去了解就业市场,不主动去找工作,也不愿意去尝试,临近毕业都还没有写简历,或者根本不懂简历怎么写; 从众心理:同学们都说考公务员、都要留在大城市、都要进大医院,我也要,我也不想回家乡; 嫉妒心理:连她那么差的人都有那么好的工作、她那么差那么懒,肯定有关系,凭什么她成绩那么差被录用,这个社会也太不公平了吧; 攀比心理:她的工作怎么这么好,留在大医院,我的工作在小县城,我还是先解约吧,或者先不签协议,我也要找更好的工作; 恐惧心理:总是担心自己接下来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人帮助,也没有自己的规划,不想毕业,不想面对社会。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是也确实也存在有一些心理偏差,如:
1.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编制、医社保、公积金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于自我的职业兴趣、个性特点、职业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隐形的优势因素等则不作太多考虑; 2.职业地域、职业标准固定化。很多大学生只选择大城市、大医院或者自己家乡的城市,对于其它地市或者县级及以下的基层基本不去,在职业选择上只认定一个--自身需求,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因素在基层的需求,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的心态,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有编制、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那些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认为找工作一定要找专业对口的,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认为自己很优秀,其实什么也不会。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很优秀,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就去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继续等待,满意时也不会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则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还有许多同学缺乏埋头苦干和扎根单位的思想,甚至在工作之后,自视甚高,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导致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又要跑”的现象; 6.坐享其成的心态,等靠要。有些同学什么都不准备,甚至连简历都写不好,招聘会要带什么也不知道,哪里看就业信息也懵懵懂懂
以上说到的都是目前大学生常见的消极就业心理,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呢。
第一、正确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现在好的单位、大城市的单位、有编制的工作基本需要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如果你是本科生就适当的放低自己的期待;毕业生找工作难与不难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找的工作都要按照自己的预想,既要符合自己又要符合家人的要求,那当然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先找个工作稳定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未来发展需要,再做适当的调整,那么就一点都不难;对于我校的毕业生就业难,有一个非常大的矛盾,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医疗机构对我校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但是这些地区的毕业生生源又很多,三明、龙岩、南平、宁德等地的医疗机构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又大,但是生源少,很多学生又不愿意跨地域就业,因此导致就业难。因此,想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并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 第二、基层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当前,基层急需要各类人才,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更需要大量的医疗人才,各基层单位都给出了很多很好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国家的大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回到家乡的基层单位就业有些好的地方,你的亲人都在身边、在基层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你可以有更多的成长机会、你的生活成本和生活状态会更好,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甚至孩子上学都有不错的待遇;在基层工作,生活压力会减轻,生活幸福感会大大提升。当然,这里大家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如果你能在大城市找到不错的工作,你有理想,有向往,愿意拼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这也是社会发展年轻人应该要有的精神。大家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选择即可。 第三、对自己有信心是最重要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信心不足的心理现象也是正常、普遍存在的。导致信心不足的原因非常多,有生理原因、环境原因、家庭或是社会层面的原因等等,但最主要还是自己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在求职过程中没有方向,总是拿不定主意,过分畏惧,对自己完全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行“,总是说“试试看”,显得非常不自信,面试过程也缺乏信心,最终导致错失机会。因此恢复信心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时刻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善于在不断的失败中去反思和总结经验,针对性地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第四、事先做好准备是成功求职的关键。首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尤其是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地域选择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找工作时有目的性;做好一份合格的简历,是用人单位未见你之前的第一印象,简历怎么做,可以通过网络参考或者找老师指导;做好笔试面试前的准备工作,主动了解你的职业定向相关单位的基本信息,尽早地与相关单位接触,甚至可以主动上门推荐自己,学习基本的面试技巧和相关礼仪。
作者介绍:
丁闽江,福建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社会工作师,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青年工作者”,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理事,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主编《奋斗的青春不迷茫》《心理学好书说给你听》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方面的书籍2部,主持4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6篇。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