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教育改变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算机系统原理] 《13015 计算机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复制链接]

517

主题

544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51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015 计算机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原理
  • 课程代码13015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生
  • 总学时64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实践16学时)
  • 学分4学分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熟悉计算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基础及机器级程序执行过程,理解计算机存储体系、输入输出系统等关键技术,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概述(4学时)
  •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评价标准。
  • 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计算机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16学时)
  • CPU结构与原理4学时)

    • 教学内容:CPU的组成与功能,指令集与指令周期,CPU的性能指标。
    • 教学要求:掌握CPU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指令集的概念和指令执行过程,了解CPU的性能评价指标。
  • 存储器系统6学时)

    • 教学内容:主存储器(RAMROM),高速缓存(Cache)原理与技术,虚拟存储与页式管理。
    • 教学要求:理解存储器的分类和特性,掌握Cache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技术,了解虚拟存储的概念和页式管理原理。
  • 输入输出系统6学时)
    • 教学内容:输入输出设备概述,I/O接口与I/O控制方式(程序查询、中断、DMA),总线与接口标准。
    • 教学要求: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特性,掌握I/O控制方式和接口技术,理解总线的概念和功能。
第三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12学时)
  • 教学内容:指令系统概述,寻址方式,典型指令集介绍,汇编语言基础与编程实践,机器级程序执行过程分析。
  • 教学要求:掌握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寻址方式,熟悉典型指令集,掌握汇编语言编程基础,能够分析机器级程序的执行过程。
第四部分:计算机存储体系与文件系统(8学时)
  • 教学内容:存储体系层次结构,磁盘存储原理与技术,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系统的组织与管理。
  • 教学要求:理解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和优化原理,掌握磁盘存储技术,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织方式,理解文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
第五部分: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支持(8学时)
  • 教学内容:进程管理与调度,并发与同步机制,虚拟内存管理,设备驱动与I/O管理。
  • 教学要求:理解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支持机制,掌握进程管理和调度的基本策略,理解并发与同步的概念和实现方式,了解虚拟内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设备驱动和I/O管理的基本技术。
第六部分:实验/实践环节(16学时)
  • 实验内容:包括CPU结构与指令集实验、汇编语言编程实践、内存管理与缓存优化实验、输入输出系统编程实验、文件系统操作与实现等。
  • 教学要求:通过实验/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内容。
  •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增强课堂互动性。
  • 开展实验/实践教学,通过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程资料、习题解答、在线测试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五、考核与评价
  •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 期中考试(30%):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 期末考试(40%):闭卷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验成绩(附加):根据实验完成情况给予额外加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 指定教材:[具体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
  • 参考书目:[列出几本重要的参考书目及其作者、出版社和出版年份]
七、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表,确保每部分内容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

《13015 计算机系统原理》第1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案

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原理
  • 章节:第1 计算机系统概述
  •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生
  • 学时安排4学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
    •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从系统角度思考计算机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 素质目标

    •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原理课程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
  • 引言5分钟)

    • 简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引出本章学习的重要性和目标。
  •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5分钟)

    •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现代计算机。
    • 介绍各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和代表人物。
    • 讨论计算机发展的未来趋势。
  •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20分钟)

    • 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详细讲解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及其功能。
    • 简述软件系统的分类和作用。
  •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5分钟)

    • 讲解计算机系统的五层模型(或根据实际教材调整):硬件层、操作系统层、汇编语言层、高级语言层、应用层。
    • 分析各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评价15分钟)

    • 介绍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速度(CPU主频、MIPS等)、存储容量、带宽、可靠性等。
    • 讨论如何评价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以及不同性能指标之间的权衡。
  • 课堂讨论与总结10分钟)

    • 引导学生就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 总结本章学习的要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系统讲授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 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观点和见解。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性能评价。

教学准备
  • 准备好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

课后作业
  • 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某个重要事件或人物,并阐述其对计算机发展的影响。
  • 收集并比较不同品牌、型号的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原因。

教学反思
  • 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EB前端

QQ|手机版|小黑屋|金桨网|助学堂  咨询请联系站长。

GMT+8, 2024-10-30 11:28 , Processed in 0.0345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