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版 13015《计算机系统原理》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计算机系统中,CPU 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 A. 硬盘 B. 光盘 C. 内存 D. U 盘 答案:C。内存直接与 CPU 相连,CPU 可直接访问其中的数据和指令;而硬盘、光盘、U 盘属于外部存储设备,需先将数据调入内存,CPU 才能访问。 2. 十进制数 12 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 A. 1010 B. 1100 C. 1110 D. 1000 答案:B。使用除 2 取余法,12 除以 2 依次取余数,逆向排列得到 1100。 3.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 CPU 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 ) A. 程序计数器(PC) B. 指令寄存器(IR) C. 数据寄存器(DR) D. 地址寄存器(AR) 答案:B。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数据寄存器存放操作数;地址寄存器存放内存地址。 4.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 Cache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ache 的命中率与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密切相关 B. Cache 的容量越大,命中率一定越高 C. Cache 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位于 CPU 和主存之间 D. 当 CPU 访问数据时,先在 Cache 中查找,若未命中再访问主存 答案:B。Cache 命中率与程序局部性原理紧密相关,且位于 CPU 和主存之间,CPU 先访问 Cache 。但 Cache 容量增大,命中率并非一定提高,还受程序访问模式等因素影响。 5. 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控制方式中,能实现 CPU 与 I/O 设备并行工作的是( ) A. 程序查询方式 B. 中断方式 C.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D. 以上都不能 答案:B。中断方式下,I/O 设备完成任务后向 CPU 发中断请求,CPU 暂停当前任务处理中断,可实现 CPU 与 I/O 设备并行工作;程序查询和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下,CPU 需不断查询设备状态,无法并行。 6. 以下哪种进程调度算法是按照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分配 CPU 时间( ) A. 优先级调度算法 B.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C.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D.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答案: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将 CPU 时间划分为固定时间片,就绪队列中的进程轮流获得时间片运行;优先级调度按优先级分配;短作业优先按作业预计运行时间;先来先服务按进程到达顺序。 7. 计算机系统中,中断向量是指( ) A. 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B. 中断请求信号的编号 C. 中断屏蔽字 D. 中断优先级 答案:A。中断向量即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CPU 根据中断向量找到对应服务程序处理中断。 8. 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操作数直接包含在指令中的寻址方式是( ) A. 直接寻址 B. 寄存器寻址 C. 立即寻址 D. 间接寻址 答案:C。立即寻址中,操作数直接作为指令的一部分;直接寻址操作数在内存,通过指令中的地址访问;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间接寻址需先通过寄存器获取操作数地址,再访问内存获取操作数。 9.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流水线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水线技术可以提高指令执行的吞吐量 B. 流水线技术不会出现控制相关问题 C. 流水线的级数越多,计算机的性能提升越显著 D. 流水线技术只适用于 CPU 的运算过程 答案:A。流水线技术将指令执行划分为多个阶段,各阶段并行执行,提高指令执行吞吐量;流水线会出现控制相关问题,如遇到跳转指令;流水线级数并非越多性能提升越显著,级数过多会增加控制复杂度;流水线技术不仅用于 CPU 运算,还用于其他部件协同工作。 10. 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功能不包括( ) A. 内存分配 B. 内存回收 C. 文件存储 D. 地址转换 答案:C。文件存储属于文件管理功能;存储管理主要负责内存分配、回收以及地址转换,实现内存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11.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校验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奇偶校验码可以检测奇数个错误 B. 海明码可以纠正多位错误 C. CRC 码常用于数据通信中的差错检测 D. 校验码的原理是通过增加冗余位来检测或纠正数据错误 答案:B。海明码可以检测并纠正一位错误,并非多位错误;奇偶校验码可检测奇数个错误;CRC 码常用于数据通信差错检测;校验码通过增加冗余位实现错误检测或纠正。 12.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多个外部设备,并实现设备选择和数据传输的部件是( ) A. 数据总线 B. 地址总线 C. 控制总线 D. I/O 接口 答案:D。I/O 接口连接多个外部设备,实现设备选择,协调数据传输;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地址总线传输地址,控制总线传输控制信号。 13.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存储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存储体系中,速度最快的是外存 B. 主存的容量通常比 Cache 大 C. 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理存储器 D. 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与计算机的性能无关 答案:B。主存容量通常比 Cache 大;存储体系中速度最快的是寄存器,外存速度最慢;虚拟存储器利用外存扩充内存,不是实际物理存储器;存储体系层次结构对计算机性能影响大,合理结构可提高性能。 14.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指标是( ) A. MIPS B. 内存容量 C. 硬盘容量 D. 显示器分辨率 答案:A。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用于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内存和硬盘容量是存储指标;显示器分辨率是显示相关指标。 15. 计算机系统中,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过程称为( ) A. 编译 B. 解释 C. 汇编 D. 链接 答案:A。编译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解释是逐行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程序;汇编是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链接是将多个目标文件和库文件组合成可执行文件。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计算机中,八进制数 27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____。 答案:23。计算方法为 2×8 + 7 = 23。 2.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暂存从内存读取的数据的寄存器是______。 答案:数据寄存器(DR) 3. 内存中,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依靠______来存储数据。 答案:电容 4. 计算机系统中,将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汇编 5. 进程调度算法中,______算法是优先调度预计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 答案:短作业优先(SJF) 6. 计算机系统中,磁盘的物理结构包括盘面、磁道和______。 答案:扇区 7. 中断处理过程中,CPU 在中断响应时需要保存当前的______和程序状态字。 答案:程序计数器(PC) 8. 存储管理中,为了减少内存碎片,常采用______存储管理方式。 答案:分页(或分段,合理即可) 9. 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有程序查询方式、______、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 答案:中断方式 10.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 CPU、内存和 I/O 设备的公共通信线路称为______。 答案:总线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参考答案: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程序计数器(PC)指示要执行的指令地址,控制器根据该地址从内存中读取指令(3 分)。接着,将读取的指令存入指令寄存器(IR),并对指令进行译码,分析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3 分)。然后,根据译码结果,控制器产生一系列控制信号,控制运算器、存储器、I/O 设备等部件协同工作,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3 分)。每执行完一条指令,PC 自动递增,指向下一条指令地址,重复上述过程,实现程序的顺序执行,若遇到跳转指令,则 PC 的值会被修改为跳转目标地址,改变程序执行流程(1 分)。 2. 说明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对多道程序运行的意义。 参考答案: • 工作原理:虚拟存储器利用外存模拟内存,采用请求分页或请求分段存储管理。程序运行时,仅将当前需要的部分页面或段调入内存(3 分)。当访问的页面或段不在内存时,产生缺页中断或缺段中断,操作系统从外存中调入相应的页面或段到内存,并更新页表或段表(3 分)。 • 对多道程序运行的意义:扩大了程序可使用的地址空间,使多个程序能在有限的物理内存中同时运行(2 分)。提高了内存利用率,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部分程序无法运行,增强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2 分)。 1. 简述计算机系统中 I/O 设备与主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程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的特点。 参考答案: • 程序查询方式:CPU 通过程序不断查询 I/O 设备的状态,若设备就绪则进行数据传输。特点是 CPU 利用率低,因为在设备就绪前 CPU 一直处于等待状态,无法进行其他操作(4 分)。数据传输速度慢,适用于 I/O 设备较少且速度较慢的系统(2 分)。 • 中断方式:I/O 设备完成数据传输或出现其他事件时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CPU 暂停当前程序,转去处理中断事件。特点是 CPU 利用率比程序查询方式高,因为 CPU 无需一直查询设备状态(4 分)。数据传输速度较快,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CPU 与 I/O 设备的并行工作,但仍需 CPU 频繁中断处理(2 分)。 四、论述题(20 分)论述计算机系统中运算器的功能、组成部分及其在计算机执行指令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运算器的功能:运算器主要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用于处理数值数据(3 分);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异或等,用于处理逻辑关系,常用于条件判断、数据筛选等(3 分)。 2. 运算器的组成部分: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ACC)、数据寄存器(DR)、状态寄存器(PSW)等组成。ALU 是运算器的核心部件,负责具体的运算操作;累加器用于暂存运算结果,在算术运算中常作为操作数来源和结果存放处;数据寄存器用于存放从内存或其他部件读取的操作数,为 ALU 运算提供数据;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运算结果的状态信息,如是否溢出、是否为零、符号位等(8 分)。 3. 在计算机执行指令过程中的作用:在指令执行过程中,首先从内存读取操作数到数据寄存器(2 分)。然后,ALU 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对操作数进行相应运算,运算结果存入累加器(2 分)。同时,状态寄存器记录运算结果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后续指令的判断和执行控制,如根据溢出标志决定是否进行错误处理,根据零标志判断是否跳转等(2 分)。运算器的工作是计算机执行指令、完成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