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教育改变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 2023 版 13015《计算机系统原理》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634

主题

66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4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3 13015《计算机系统原理》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决定计算机运算精度的部件是(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存储器  D. 输入输出设备
答案A。运算器的字长决定了计算机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二进制位数,从而决定了运算精度。例如,32 位运算器和 64 位运算器在处理相同数据时,64 位运算器能表示的数据范围更广,精度更高。
2.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数据表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码表示的负数,其符号位为 0
B. 补码表示法中,减法运算可以转换为加法运算
C. 浮点数的尾数部分表示数的指数大小
D. ASCII 码用 16 位二进制表示一个字符
答案B。在补码表示法中,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补码,所以减法运算可转换为加法运算,简化了运算器的设计。原码表示的负数符号位为 1;浮点数的尾数部分表示数的有效数字,指数部分表示数的大小;ASCII 码用 7 位二进制表示一个字符。
3.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当前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 程序计数器(PC)  B. 指令寄存器(IR)  C. 数据寄存器(DR)  D. 地址寄存器(AR
答案A。程序计数器(PC)始终存储着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保证程序按顺序执行。当遇到跳转指令时,PC 的值会被修改为跳转目标地址。
4.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B.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
C. 内存的存取速度比外存慢
D. 内存用于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答案C。内存的存取速度比外存快很多,这是因为内存直接与 CPU 相连,能快速响应 CPU 的读写请求。而外存如硬盘、光盘等,其读写速度相对较慢,需要通过接口和总线与 CPU 进行数据传输。
5.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实现内存地址与逻辑地址转换的是(  
A. 页表  B. 段表  C. 快表(TLB)  D. 以上都有可能,取决于存储管理方式
答案D。在分页存储管理中,通过页表实现逻辑页号到物理页号的转换;在分段存储管理中,利用段表完成逻辑段到物理内存的映射;而快表(TLB)是一种高速缓存,用于加速地址转换,它可以与页表或段表配合使用。
6. 以下哪种进程调度算法可能导致 饥饿现象(  )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C.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非抢占式)  D. 优先级调度算法(静态优先级)
答案D。在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中,如果低优先级进程一直得不到调度,而高优先级进程不断进入系统,就会导致低优先级进程 饥饿。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每个进程轮流获得时间片,不会产生饥饿;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综合考虑进程的等待时间和预计运行时间,相对公平;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非抢占式)按照作业预计运行时间调度,若没有新的短作业进入,长作业也能得到执行,一般不会出现饥饿。
7. 计算机系统中,中断处理的第一步是(  
A. 中断响应  B. 中断请求  C. 中断处理  D. 中断返回
答案B。当 I/O 设备完成数据传输、发生硬件故障或出现其他需要 CPU 处理的事件时,会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信号,这是中断处理的第一步。之后 CPU 检测到请求且满足响应条件时进行中断响应,再进行中断处理,最后中断返回。
8. 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操作数的地址通过指令中的地址码直接给出的寻址方式是(  
A. 直接寻址  B. 寄存器寻址  C. 立即寻址  D. 间接寻址
答案A。直接寻址中,操作数的地址直接包含在指令的地址码部分,CPU 根据这个地址直接到内存中读取操作数。寄存器寻址是操作数存放在寄存器中;立即寻址是操作数直接作为指令的一部分;间接寻址是指令中的地址码给出的是操作数地址的地址,需要先通过这个地址找到真正的操作数地址,再读取操作数。
9.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流水线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流水线技术会降低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间
B. 流水线技术中,各阶段的执行时间必须完全相同
C. 流水线技术可以消除数据相关问题
D. 流水线技术会增加控制复杂度,但不增加硬件成本
答案A。流水线技术通过将指令执行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各阶段并行执行,从而降低了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间,提高了指令执行效率。各阶段执行时间尽量相等,但实际中很难做到完全相同;流水线技术不能消除数据相关问题,只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数据旁路、暂停流水线等)来减少其对性能的影响;流水线技术不仅会增加控制复杂度,还会增加硬件成本,因为需要增加寄存器等硬件来保存各阶段的中间结果。
10. 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不包括(  
A. 文件的目录管理  B. 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C. 文件的加密  D. 文件的读写操作
答案C。文件的加密通常由专门的加密软件或应用程序实现,不属于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的基本功能。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主要负责文件的目录管理,用于组织和查找文件;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为文件分配和回收磁盘空间;以及文件的读写操作,实现文件数据的输入输出。
11.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校验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奇偶校验码可以检测并纠正一位错误
B. 海明码能检测出两位错误并纠正一位错误
C. CRC 码只能检测错误,不能纠正错误
D. 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的生成多项式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B。海明码通过在数据位中插入校验位,能够检测出两位错误并纠正一位错误。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奇数个错误,无法纠正错误;CRC 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纠正少量错误,并且其生成多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成多项式来满足不同的纠错需求。
12.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 CPU、内存和 I/O 设备,实现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传输的部件是(  )
A. 数据总线  B. 地址总线  C. 控制总线  D. 系统总线
答案D。系统总线是连接 CPU、内存和 I/O 设备的公共通信线路,它包括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这三种总线协同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13. 以下关于计算机系统中存储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是为了提高存储系统的性价比
B. 高速缓存(Cache)的命中率越高,CPU 访问内存的平均时间越短
C. 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等于物理内存容量与外存容量之和
D. 主存是计算机系统中 CPU 直接访问的存储部件
答案C。虚拟存储器的容量受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外存容量的限制,并不是物理内存容量与外存容量之和。存储体系的层次结构从寄存器、Cache、主存到外存,是为了在存储容量、速度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提高性价比;Cache 命中率越高,CPU Cache 中获取数据的概率越大,访问内存的平均时间就越短;主存直接与 CPU 相连,是 CPU 直接访问的存储部件。
14.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衡量计算机性能的综合性指标是(  
A. 主频  B. 运算速度  C. 存储容量  D. 性能价格比
答案D。性能价格比综合考虑了计算机的性能和价格因素,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综合性指标。主频主要反映 CPU 的运算速度;运算速度只是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方面;存储容量也是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但单独的存储容量不能全面衡量计算机性能。
15. 计算机系统中,将高级语言源程序逐行翻译并立即执行的过程称为(  
A. 编译  B. 解释  C. 汇编  D. 链接
答案B。解释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逐行翻译并立即执行的过程,它不生成目标程序。编译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一次性翻译成目标程序;汇编是将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目标程序;链接是将多个目标文件和库文件组合成可执行文件。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计算机中,十六进制数 4F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____
答案79。计算方法为 4×16 + 15 = 79(十六进制中 F 代表 15)。
2.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的寄存器是______
答案:累加器(ACC
3. 内存中,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相比,______的功耗更高。
答案SRAM
4. 计算机系统中,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编译
5. 进程调度算法中,______算法是按照进程的响应比来分配 CPU 时间。
答案:高响应比优先
6. 计算机系统中,磁盘的物理结构包括______、磁道和扇区。
答案:盘面
7. 中断处理过程中,CPU 在中断响应时会根据______找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答案:中断向量表
8. 存储管理中,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减少内存碎片,常采用______存储管理方式。
答案:分页(或分段、虚拟存储,合理即可)
9. 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有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______和通道方式。
答案DMA 方式
10. 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连接多个外部设备,并实现设备选择和数据传输的部件是______
答案I/O 接口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计算机系统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ACC)、数据寄存器(DR)和状态寄存器(PSW)等组成。工作时,首先数据从内存或寄存器中读取到数据寄存器(2 分)。操作数在 ALU 中根据指令的操作码进行相应的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或逻辑运算(如与、或、非、异或)(4 分)。运算结果暂存于累加器中(2 分),同时状态寄存器会记录运算结果的状态信息,如是否溢出、是否为零、符号位等(2 分),这些状态信息可用于后续指令的判断和执行控制。
2. 说明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方式及优点。
参考答案
实现方式:主要通过请求分页和请求分段两种方式实现。请求分页将内存和程序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程序运行时,只将当前需要的页面调入内存,当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产生缺页中断,操作系统从外存调入相应页面并更新页表(3 分)。请求分段按程序逻辑功能划分段,同样只将当前需要的段调入内存,缺段时产生缺段中断,调入段并更新段表(3 分)。
优点:扩大了程序可使用的地址空间,使程序能在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空间中运行;提高了内存利用率,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程序无法运行;多个程序可共享内存资源,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4 分)。
1. 简述计算机系统中 I/O 设备与主机之间数据传输的 DMA 方式的特点。
参考答案DMA(直接内存访问)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传输速度快DMA 控制器直接控制数据在内存和 I/O 设备之间传输,无需 CPU 干预,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适用于高速 I/O 设备,如硬盘(4 分)。
减轻 CPU 负担:在数据传输过程中,CPU 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提高了 CPU 的利用率,不像程序查询和中断方式那样需要 CPU 频繁参与(3 分)。
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需要 DMA 控制器等硬件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的控制和管理(3 分)。
四、论述题(20 分)
论述计算机系统中总线的分类、功能及性能指标,并分析如何优化总线性能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参考答案
1. 总线的分类
数据总线:用于在 CPU、内存和 I/O 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其宽度决定了一次能传输的数据位数,如 32 位数据总线一次能传输 32 位二进制数据(3 分)。
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地址信息,指明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计算机的最大寻址空间,如 32 位地址总线可寻址 2^32 个内存单元(3 分)。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协调各部件之间的工作,如 CPU 对内存和 I/O 设备的读 / 写控制信号、中断请求和响应信号等(3 分)。
2. 总线的功能: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连接各个部件的公共通信线路,实现了各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地址传递和控制信号传输,使计算机各部件能够协同工作,完成各种任务,如 CPU 通过总线从内存读取指令和数据,向 I/O 设备发送控制命令等(3 分)。
3. 总线的性能指标
带宽: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输的数据量,通常用 MB/s GB/s 表示,带宽越高,数据传输速度越快,如 USB 3.0 总线带宽可达 5Gbps 2 分)。
位宽:数据总线的位数,位宽越大,一次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多,如 64 位数据总线比 32 位数据总线一次能传输更多数据(2 分)。
工作频率:总线的时钟频率,工作频率越高,总线传输数据的速度越快,例如某些高速总线工作频率可达数 GHz 2 分)。
4. 优化总线性能的方法
提高总线带宽:通过提高总线的工作频率或增加数据总线位宽来实现,如从 32 位数据总线升级到 64 位,或提高总线时钟频率(1 分)。
采用总线复用技术:同一组线在不同时间传输不同信号,如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复用,减少总线数量,提高总线利用率(1 分)。
优化总线仲裁机制:合理分配总线使用权,减少总线冲突,提高总线效率,如采用优先级仲裁、分布式仲裁等方式(1 分)。
使用高速总线标准:采用更先进的高速总线标准,如 PCI - Express 等,其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性能(1 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EB前端

QQ|手机版|小黑屋|金桨网|助学堂  咨询请联系站长。

GMT+8, 2025-10-29 05:02 , Processed in 0.0353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